查看: 1917|回復: 2
收起左側

"你的名字"觀後感

[複製鏈接]

弥生優克莉伍德·海爾賽茲艾米利亞泉此方響伊莉雅絲菲爾·馮·愛因茲貝倫能美 庫特莉亞芙卡新春活動一週年活動

發表於 2016-10-2 23:34: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只限登陸會員使用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新會員註冊

x
本帖最後由 jk1058 於 2016-10-2 23:34 編輯

前些日子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雖然沒有哭得唏哩嘩啦,但還是在心裡哽咽了許久(最近看這類型的好像都這樣,是淚腺萎縮嗎),這兩天整理好情緒後開始去想何以會如此感動
以下都是我的個人想法,我在這之前完全沒有聽過新海誠這人,也不了解各種電影手法和意涵,純粹只是有感而發,要是ˋ有認真魔人或各類型的"專家"請自行迴避




大部分的人都有過幻想過自己哪一天突然變成了一個人吧,不論是班上的人氣王,還是某個憧憬的人,或者是某部漫畫、小說的主角(想我小時候看七龍珠時都會幻想自己能像悟空一樣可以操縱氣),有想過"要是我今天是......"的想法吧,只是這種念頭在成長的過程種不斷的被壓抑
而"你的名字"在主題的選擇上就是可以勾出人們內心這種潛在的想法(至少我是如此啦)


然後這裡新海誠又用了一個非常貼近現實的手法"夢",老實講就算是人格對調,透過夢境這種方式也比很多輕小說中的離奇情節比如說魔法啦超然現象啦來的好(這裡完全沒有貶意,只是相比起來"夢"比較可以讓人接受)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吧,早上醒來夢的內容還歷歷在目時,會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雖然夢的內容可能並不是很清晰,但就感覺好像一位結交年的好友突然消失了(尤其是那種內容在之前常常夢到的夢)


如果今天將兩個要素結合起來呢?
將那種想成為他人的心情,和作夢醒來時那種感覺,兩者攪和在一起,電影前半的歡樂氣氛情都是要營造這種感覺,將三葉與瀧互換身體這件事營造成一個不錯的"夢",然後接下的分離才有"夢醒"的感覺
另外在看完後我才發覺到三葉和瀧的關係像什麼,就是筆友(話說瀧對奧寺好像這麼說耶)


今天試想一個情節,一個長久來信的筆友,在某一天突然不再來信,音訊全無,這時你靠著往來過的信件推定出對方的住所,但最終追尋到的卻是查無此人或此人已死的信息--------------這是我以前在某篇網路小說上看過的劇情
新海誠ˊ用他的手法將這對本來就有些洋蔥的情節又更昇華了一層(當然ˋ這裡不是說他抄襲別人的創意,這個梗也蠻多人用過了)

再來就是最後的收尾了,三葉和瀧在改變過去後又在某處相遇了,我看有人寫的評論說在最後這十幾分鐘的劇情是一個"新海誠式"的結局,但我個人看電影是習慣用自身既有的感情去比擬人物的感受的
(這裡插個科,在平常生活中有沒有這種經驗呢?在無意識間的某句話,或某個景象,讓腦海中閃過某個"很熟悉的感覺",然而再細細去想那種感覺卻又消失無蹤)
我前面說前半的電影是給我猶如一場美夢初醒般的遺憾,而最後這段想到的就是那種"很熟悉的感覺"




我在看"你的名字"的時候就有隱隱地感覺到,這部電影彷彿就是將我童年時天真的幻想重現出來一樣,在我只能用若有似無的意象去感受時,居然有人能明確地將它具象的表現出來!!!也因如此,這篇感想也是根據那淡淡的意象和電影情節結合才有的
也因如此,以上內容有很多詞不達意,或是很抽象的地方,要勞煩個位自己去推敲,深感抱歉,然而,縱使一千個人裡只有一人能理解我的感受,那也夠了

我常常有什麼感想心得都沒有立即記錄下來,過段時間才感到懊悔,但這次真的蠻震撼我心的,就特別寫下了,最後我只想說一句








在此之前我不知新海誠是何許人,在此之後我將不忘新海誠三字


Kiminona.jpg

評分

參與人數 1經驗 +3 收起 理由
河畔樹蛙 + 3 發帖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響宇治松千夜天天座理世香風智乃蕾姆艾米利亞香風智乃澤村·史賓瑟·英梨梨加藤惠拉姆

發表於 2016-10-3 01:40:40 | 顯示全部樓層
之前看完 秒速五厘米 就未曾忘記 新海誠 三字
他的作品畫風唯美 而且都很新海誠ʕ•ٹ•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小鳥遊美羽天天座理世五更瑠璃一週年活動

發表於 2016-10-3 08:21:4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看過的新海誠作品都是滿滿洋蔥
不過在其中也有許多含意在
不單單只是在看劇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新會員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搜索

QQ|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動漫國  

GMT+8, 2024-11-23 17:32 , Processed in 0.082894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